今天,走叔和科盲朋友简单聊聊手机的“全景”拍照。
拍全景已经是很低的低科技了。手机相机多已内置全景功能,免掉了下载-安装-熟悉界面、设置选项……一系列咱们科盲所厌恶的事儿。
关于全景照片的生成,咱们一般用户最需要知道的是:全景就是若干照片的自动拼接。知道这个,有助于理解和提高拍照质量。稍微具体一点说:拍全景照片,多是按照界面提示,缓慢地水平移动镜头,好像是在录制短片;其实,虽然并没有连续按快门,但手机是在私下里忙着自动一张一张地拍下照片,并拼接起来。
那么,拍出质量较好的全景照片,以下几条就很关键:
1. 手持要尽量平稳。移动时慢中求稳,这是为了尽量保证不知哪一刻自动拍下的照片,别虚糊。
2. 好的光线环境。不只是光线充足。全景拍摄的对象,会是一片较大的区域,不同部位所处的光线与光照环境,最好比较均衡,明暗不要有大的反差。否则,拍出的照片会因光影的缘故,有明显的拼接痕迹。
3. 以远景为主。拍摄全景照片时,手机以拍摄者身体为轴,理论上可旋转360度拍照,照片事实上有一个弧状拼接的问题。远景、开阔景观的拼接会显得比较平滑;如果镜头内有较近的大型物体,很容易拼接变形,甚至拍照失败。
4. 避免拍摄移动对象。镜头内如有较多、或较明显的移动中的人或物,拼接后生成的照片,那些移动对象可能有重影、截断等情况。
全景拍照可以有一些“特效”类的玩法,如一幅照片内出现多个“克隆人”等。网上有很多这种拍摄技巧,不重复了。
下面再聊聊全景拍照的APP。可以使用不同的拍照方式。
当初多数手机自带的相机,还没有全景功能,可以找到不少这类APP。现在,APP也是可以选择的工具,用来先拍单幅照片,然后另行拼接。在使用过的APP中,走叔觉得拼接效果还不错的,有ProCapture和Bimostitch。这种方式的拍摄,最需要注意的是,取景时要留出与上一幅照片重合的部分,以便程序做自动拼接。
后期另行拼接最突出的优点,一是镜头稳定性可控,每张照片可以稳稳地拍下来;二是可调整照片曝光的整体效果,即,如果镜头内某处有明暗对比过于强烈,或视野里光线情况复杂,可以使用点测光功能,每一张照片均可触屏点选视野里希望作为测光基准的位置,使所有单独拍摄的照片,有比较统一的曝光效果,保证拼接后的照片光影平滑。
多数APP要求待拼接的照片,都要沿着同一条水平基准线,水平移动位置,进行拍摄,也就是说,待拼接的照片,必须是水平连续的。显然,这种方式下,取景时对超出镜头视野的部分无能为力——想在纵向上多拍点儿“天”或“地”,是没办法收入镜头的。目前走叔只发现Bimostitch比较特别,照片不必水平连续,基本上有足够的重合部分供程序进行拼接判断就行。这样,如果操作得当,照片的画幅会更宽。
20170228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