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数据的储放,无所凭托。典型案例是,google reader曾被很多人当做“知识管理”的基础库房,后来,google自己把它先阉割后灭杀。如此一家实力大牌的优质服务项目,也不可靠,用户选择服务的理念,三观尽碎。此外,中止服务的标准动作,是提供给用户数据导出方法和缓冲时间。可越来越海量的数据资源,包括音视频,下载、存放,都是大问题。
但其实今次走叔想说的是:个人储存数据,其实没什么用。不是因为互联网环境中各种资源可以分布式留存,并容易获得;而是,数据资源及其积存,没用。绝大多数人的数据和记忆需求,有点像堆栈式的——后进先出。新近拾掇的,还有点用;而早前存储的,基本上,沉淀而尘封。个人海量数据的储放,很大程度上是收藏焦虑症和强迫症所致。
如果你不属于绝大多数人,那就必是很有才的人。这不是风凉话,是真心话。有才的人,在海量资料存储的同时,已经在大脑袋瓜子里,建立了以独立观念或理路框架为基础的思想检索系统。他们的数据资源,此起彼伏地持续活跃在思维格局里,永不会在记忆中尘封。才情不逮者如走叔之流,皆沦落于绝大多数,书签、收藏、剪藏……不过是在维持一种虚幻拥有感控制下自我安慰的心理秩序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